×

教学科研

近年来,学校全面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涵盖专业建设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课程与教材建设计划、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计划、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建设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学校有7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8门省级一流课程(2021年、2022年),3门山西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验项目,4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9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优势专业1个,有校级一流专业33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校级一流课程36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0门,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64项。

学校的教改项目“传统文化进课堂——‘非遗’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数学建模融入高等代数教学实践及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毽球)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等分获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由数学系组织学生参加的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由美术系组织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省级二、三等奖;由外语系组织学生参加的CCTV杯高校英语口语大赛获山西省一、三等奖;机械系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二、三等奖,取得了三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的佳绩;毽球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毽球锦标赛、世界毽球锦标赛等大型比赛中夺得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双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男子团体亚军、女子双打亚军、混合双打亚军等佳绩。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制定、修订多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科研管理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开展“硕单建设”专项行动,实施“学科强校”战略,一体推进学科硕单建设。持续加强科研机构和团队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新秀交互结合的结构及较为合理的科研队伍。现有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7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获批省级“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科技厅青年创新人才团队1个,建设了校级技术创新团队11个,学术创新团队5个。

学校先后出台了《晋中学院“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晋中学院“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晋中学院科研机构管理办法》等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平台申报、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轻质材料改性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山西省高等学校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成立了汽车金属结构材料、固态酿造和绿色化应用技术3个校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了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乡村旅游、酿造副产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功能化学品合成与应用、轻质材料改性应用、山西旅游资源VR构建研究与应用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强化教育厅社科研究基地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俗、语言、陶瓷艺术、文化遗产艺术、音乐舞蹈、形意拳、毽球、大数据与文旅发展、基础教育、机械结构性能分析、功能配合物化学、高值精细化学品、轻合金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多功能热控材料、山西特色植物资源应用、晋商文化等17个校级研究中心。

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项目1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共计550余篇,其中SCI论文220余篇、SSCI和CSSCI论文80余篇,著作140余部,专利170余件。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工作格局,构建院系两级国内外交流平台。以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为重点,强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大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举办学术报告400多场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200多场次,听取报告师生达5万多人次。